设计赋能 建构多维
返回C&Y“朴向杯(CAPAttitude Award)”源于2016年,旨在对当年度设计项目进行梳理和复盘,邀请行业大咖评选年度优秀项目,重在引导设计创新,激励学术研发,推动创作力与产品力升级,同时是一场业界交流,分享,复盘,评点,进步的盛会。
2021年第五届朴向杯以“设计赋能,建构多维”为主题,囊括文化自信,社区再生,社会责任,产业迭代,绿色双碳,都市活力六大创意板块。参评项目类型基于集成一体化的设计模式,涵盖公共建筑,地产建筑,展示中心,专题研发等领域。本次活动C&Y非常荣幸的邀请到来自高等院校,知名设计公司,资深开发企业等领域的七名专家评委,分别是:
专家评委阵容(排序不分先后)
朱荣远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总规划师、深圳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王晓东丨深圳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教授、深大本原研究中心主任
何 川丨深圳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教授、何川建筑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
朱 宣丨深圳市特发香蜜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总建筑师
杨 洋丨深圳市华汇设计 高级设计总监
钟剑斌丨欧博设计 ART中心总经理
左 龙丨梓集建筑 设计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大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孟建民院士送上线上寄语和祝福,预祝本次优秀项目评选活动圆满成功。
专家评委一致推选王晓东教授作为本次评委会主席,评审活动分为两轮评比:第一轮,专家评委自由观展,并与项目主创互动交流,从四大类别43个项目中挑选出13个入围项目;第二轮,项目主创逐一对入围作品讲解分享,专家对设计创意和表现深入探讨,给出独具视角的宝贵意见。
公共建筑
魏桥深圳前海创业总部
产业迭代、绿色双碳、都市活力
独树一帜的前海企业总部,以湾区之帆为设计理念,有机整合了实用性、科技性、生态性。响应规划要求和场地条件,建筑呈V字形形体,既凸显企业总部的标志性,又与周边建筑及未来城市天际线相融合。建筑北侧设计一系列从底层向上延伸的共享空间,底层功能结合场地设计巧妙融入城市空间,充分体现了项目的开放性和公共性。
专家点评
朱荣远
这个方案的建筑语言是有态度的,和周边的建筑环境在对比中寻求对话,这种态度产生了独具一格的建筑造型,而且设计的手法也很独特,空中游泳池有点特别,可能这就是前海建筑的特别之处。
专家点评
朱 宣
这个项目是一个地标,承载着更多的前海企业和城市顶峰价值使命。六边型各个方向对周边环境都很友好,呈现的建筑形态比较鲜明,功能解决的很好,符合前海建筑应有的气质。好建筑就是简单本质,天生丽质。可以在方案深化阶段再推敲一下。好的建筑应该是优雅的,很有实力的。
专家点评
何 川
这个方案的入口空间可以设计的再整体一些。在高密度城市空间关系层面,群体之间应该是分解体量关系,而每个单体应该更干净利落,实现整体化设计。这个方案应该做的更加整体,微妙地平衡高密度城市系统与容量之间的关系。这是我的观点。
新桥东片区重点城市更新项目
产业迭代、都市活力
项目为工改工用地更新,体量大,密度高,跨多个地块。设计通过体量切分,多层联通,人车分流等策略,解决了大空间工业厂房上楼的难题。规划中弹性集约的新一代产业智创:“垂直塔”和“水平板”,将物流与产业服务环节从传统生产组合模式中剥离,提升效率与未来适应性;每栋厂房的一层设置物流集散中心,二层在靠近外部慢行系统的东侧,设置了产业配套服务系统,通过连廊,实现园区共享。
专家点评
朱荣远
这个项目是个常规型的项目,这个在深圳有太多经验可以参考,应该说你们这个做的还是比较好,只是象澳门那样押大小抽签定标的方式是一个笑话。
专家点评
朱 宣
规划上有很多可塑性,软工业和工业上楼现在是一个新话题。这个项目在建筑的语言表达上有想象的空间,一个是尺度的选择,一个是它的独特性,还有一个是群组关系。现在是前期方案阶段,应该还有很多可以深入调整的空间。
专家点评
杨 洋
如果片区的土地价值更高,很多功能可以在地下解决,可以在地下做一套整体配套系统。但是这个区域在地上解决可以更便宜合理高效。整体规划上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些场景化的表达上有些地方还是过于抽象。
专家点评
钟剑斌
在产业更新项目方面有一些内容想和设计团队探讨。城市更新项目建筑密度和高度是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个方案对周边场地的呼应关系,空间逻辑的构成,以及地面货运和人行交通的组织非常好。大家可以推演一下如果建筑高度压到六十米以下,还能否保持这种内部空间环境和地上地下丰富的退台关系。这个可能对解决我们的设计与业主需要之间的矛盾有所帮助。
专家点评
何 川
建筑师运用了多重轴线系统链接了场地周边的关系,构成了这个系统的特殊性。如果能增加一个巨大的架空层,并对城市开放的时候,就会成为周边人特别喜欢的地方。一方面和周边的城市空间融合,另一方面也是把人与人的关系密切了。这个设计还有一个问题有待探讨,容量增加后系统如何展开,并如何结合气候条件,实现双碳目标。
华侨城 · 深圳新玺
产业迭代、绿色双碳、都市活力
▲合作单位: 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
项目分为一栋办公塔楼和两栋公寓塔楼,办公塔楼的产品设计出发点是通过核心筒的优化提高使用效率,使品质得到本质提升。公寓塔楼三面临海,通过产品优化保证了公寓360度的全海景视野。三栋塔楼通过顶部的措动形成标识性,办公顶部灯塔造型向渔人码头致敬。
专家点评
朱 宣
深圳作为一个国际滨海城市,太缺乏浪漫主义国际化的滨海项目了。这是历史百年赋予这个项目的机会,如果定位再高些,融入生态化理念,就会成为一个具有城市历史记忆的公共建筑。平面和户型如果不受到造型的影响可能更有滨海豪宅的特色。期待能有超越像迈阿密那样的世界级滨海豪宅的机会。
专家点评
何 川
这个方案非常有技术含量。但整体形象还是偏住宅了,如果再放开些,可以把造型做的更有趣味。我的观点不仅要有朱总讲的浪漫性,而且要有能体现住户自身价值的趣味性的地方。这个项目上面部分的公共系统或半公共系统已经没有了,是纯粹的单一功能,这个带来的是竖向空间的缺少一些趣味。
蛇口渔港升级改造项目
都市活力、社区再生、文化自信
从“旧渔港”到“新趣港”,设计通过对历史遗珠蛇口渔港的重新定位,打造了集探索,生态,乐活,观光,教育于一体的全新港口综合体。这是一次对片区活化,产业升级的全面打造。契合城市发展的底蕴,打造生态韧性的海港特色岸线,面向都市休闲生活,营造可亲海的公共开放空间,延续历史海港的基态,传承渔业生活文化,强调连续性的生活体验。
专家点评
朱荣远
这个方案有些想象力,蛇口渔港是国家级的,特别要研究渔港的生产,船只停泊以及市民生活,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个渔港需要表达出深圳的文化态度,不要让渔港因为周边的地产开发而失去港口的特色,所以这个区域的更新要有分寸,要收敛。要把渔港的生产性属性放在主要考虑的位置,方案可以再深入研究如何做减法。
专家点评
王晓东
我想谈的一句话是我们所有做设计的都有的共同问题,就是不要太自我。我终于得到了个机会,在这么重要的地方做东西,我希望它是怎样的,我们一定要从甲方和决定者角度去考虑。
专家点评
朱 宣
对这个项目我跟大家分享一点经验,水之美不在于水,而在于水岸之美。就是水岸的不同形态所塑造的不同的环境空间表达。方案设定的五个场景对应的形态应该是不一样的。用一种手法不能同时解决五个灵魂表达。在方案概念前期,要抓住海的本质,海湾的本质。水的美要靠水岸的特征来表达,亲水性,近水性等等,可以从世界的著名海岸中发现共同的特征。
专家点评
杨 洋
这个渔港原来是渔民把打上来的鱼直接摊在港口上,在岸边挑选,是一个市井化烟火气接地气的东西。而这个非常扎哈的渔业体验馆,完全没有必要,这里需要保留蛇口渔港原始粗犷的生命力。在一个全封闭城市化空间,感受不到原始的美和与大都市生活的反差。周末去买海鲜本来是想来体验一种原始的状态,不应又把人拉回到都市的生活中。
专家点评
何 川
这个方案刚才讲是体验的问题。建筑的感觉还是挺好的,桥的型,包括类似扎哈的造型,这些东西都是统一的。当然你生活的体验未来需要去加强,很有潜力。
专家点评
左 龙
我比较熟悉蛇口渔港这个项目,,当时蛇口这边有个建筑师的群大家也讨论过要不要组个联合体参加,后来看到联合体只能三家就算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本身就是住在附近的话,可能对这个项目的场地感受更加明确,判断也更加准确。
中海·兰州温家河希望小学
社会责任、文化自信
重塑空间布局,隐匿山野,乡村老校重获新生。项目连接当地记忆,以简约赋予建筑纯粹质朴。打破传统形式,现代设计复兴地域性建筑。建筑布局汲取当地传统民居二合院的院落形式 。紧凑的布局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功能配置,保留原校区的草坪和场所记忆,最大化释放出公共活动空间,一方面提供学生课余活动场所,一方面分时段开放村民使用,填补村民活动场所的空缺。
专家点评
朱荣远
好的校园设计都是先研究孩童学习成长所需要的空间,然后再来演绎建筑。这个学校虽然很有特色,但也存在几个问题,尤其是大门靠公路太近,原来老的学校方案是往后走的。还有就是对环境的关注还不够细致。特别是项目实际落地的时候,要和周边环境有紧密关联。
专家点评
王晓东
这个乡村学校设计可贵的是用各类学校设计经验和案例说服了政府,本土地域化风格融入现代技术才是希望小学最独特的形象。用合适的方式去引导决定者,自信不盲从,同时对当地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归纳,我认为这是很好的设计态度和方法。
专家点评
朱 宣
这个方案实现了空间的最大化,聚散有度,但是从文化特质方面看,这个项目应该更便宜,更朴素,更本土化一些。现在表面的非功能性构件比较多,它是一种偏离本质的手法。当然这也是一种探索。
专家点评
杨 洋
我对中国乡村希望小学这种建四层楼的模式是不太认同的。因为我在研究生毕业论文是天津海河改造,就去考察了海河边的要拆的小学,就一层的平房,几排房子。我们透过铁栅栏看见里面的学生在踢毽子,下午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有老电影的感觉。乡村大把的土地,为什么要这么节约去建设,可能我的想法过于浪漫主义,我觉得这里不是都市的情景,这样做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样的密度让我们丧失了有中国乡村特色校园建筑的可能性。当然这不是设计团队的问题。
专家点评
钟剑斌
乡村校园最大的快乐,是在建筑与自然,环境与人之间去寻找不同的空间。在环境这么优美的山脚下,建筑不应该用英雄主义的大主体建筑来面对这种关系。应该是灵活错动的小房子,小伙伴可以通过跨越场地跨越空间找到真正学习的快乐。作为建筑师需要在社会、政府、甲方和自我之间去寻找一种平衡。怎么坚持对设计的理解,要通过我们的设计语汇、方案推演去说服业主说服政府。
专家点评
何 川
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题目,如何使乡村学校融入环境中,如何化解建筑体量。设计师是有热情的,对项目的态度是有温度的。因为我小时候读的小学旁边就是农村,是联排式的建筑。印象最深的是两排校舍之间有树,中间的空间就是我们班的,自然就产生了归属感。这就是空间系统的问题。第一个是有形的建筑是看得见的系统,第二个是无形的系统是历史脉络在新校园应该有一个历史的延续。
专家点评
左 龙
这是一个花费时间精力都很多的项目,从业主最初想要的集中式巴洛克学校硬生生扳回到采用新本土风格。从这个案例也能看出来对于希望小学的认识和理念,有迥然不同的理解和表达,业主可能觉得希望小学反而还需要做反向。如何引导业主认识到本土文化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建筑文化传承关系是建筑师的必修课。
地产建筑
深圳·盐田港置换用地工程
绿色双碳、都市活力
“尊重自然,融入自然”是本项目的首要考量点,以“自然环境轻介入”为设计理念,在规划上,保留北侧坡度过大区域为原生态自然;高层位于地势较低处,弱化大体量建筑对山体的影响;多层顺应地形逐栋叠落设计最大化消化高差。在产品上,将多层户型竖向分布,层层退台。在立面上,以“游艇”及“白鹭”为灵感来源,多层采用甲板式退台,契合山体形态;高层建筑借用“白鹭”展翅的形象,两端起翘。
专家点评
朱荣远
从开发的角度看这个项目似乎很合理,但从城市设计的视角来看就有问题,这个项目在这个位置容积率定的的太高了。可能很多项目都有这个问题。设计公司也需要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可以尝试换一个视角,也许会有新的答案。
专家点评
朱 宣
从城市环境利用来讲,这个项目面临巨大的挑战,基地里有巨大的高压线。从房地产操盘项目来讲,能解决各种限制条件非常不容易,这个方案是在开发逻辑与城市环境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华侨城·珠海凤凰谷
都市活力、绿色双碳
项目以“共生、融源、隐逸、藏著“为概念,结合”城市、自然、山居生活”,去描述“居山水间者为上”的湖山宅境。利用山地高差演绎至臻园林,用枕湖听水的自然美景,满足都市家庭对山居生活的向往。
专家点评
朱 宣
在城市更新政策的经济账面前。传统的规划学的美好理念都很无力,因为它算不过帐。超高容积率之下会破坏环境,这种项目以后也许不会有了,它是一种特殊时期土地政策的产物。以后会有很多机会去设计具备城市更新代表意义的项目。
中粮·深圳大悦城天玺壹号
社区再生、都市活力
项目总体规划立意为“人居·生态·闲适”,从城市空间肌理出发,转译为现代模式化语言,形成独特的规划理念。以地铁站、大悦城、街角公园等人流聚集点为起点,通过塔楼架空和空中连廊系统,营造街坊邻里生活氛围,融入城市立体慢行交通和景观系统,创建立体开放式的综合社区。
专家点评
朱荣远
商业是解决人的生活行为的最重要的空间场所,分层空间是高密度城市的特点。可以更深入研究在四个街坊里面,怎么能够组织出适合市民的街道生活,做出一种有别于万象天地的模式。
专家点评
杨 洋
在住宅市场断层下滑的前提下,入围的住宅项目都在大湾区,这些项目落地都是扎扎实实的,住宅也是开朴艺洲的的传统长项,最厉害的武器。开朴艺洲聚焦在高端人居,并用高端降维打击来争取市场,这个策略很高明。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桂湾项目
都市活力、绿色双碳
项目以“多层次空间体验”的设计理念,通过切割、错动及架空建筑体量,营造底部沿街骑楼空间—景观庭院空间—架空活动空间,穿插在整个塔楼中的空中花园及屋顶社交平台五重不同层次公共活动,同时引景入园,形成舒适宜人的社区环境。
专家点评
王晓东
今天参与第一线的公司的项目评审,很想说一下我们的价值观,。因为我也是在第一线公司干了30几年出来的。价值观在现实往往是属于从属地位,第一位还是完成任务。先完成任务,有了机会,我们会引导输出自己的价值观。但是在骨子里。正确的价值观在支撑我们做设计。
专家点评
朱 宣
建筑师最痛苦的是城市更新导则里面控制容积率控制高度,比如容积率6-9。不仅要控制高度150米,还要满足间距退线,而且要把学校,幼儿园,配套放进去,建筑师不是魔术师。老板又不希望损容了,建筑师好苦。
展示中心
中海金地·金华央著花园展示中心
文化自信、社区再生
建筑表皮虚实交映,促使这个盒子的演绎更加灵动。彰显尊崇气息,整体错落有致,充满变化。从单体建筑上看,明显的错落感及雕塑感,加深了建筑的硬朗,很有质感,横向舒展的造型处理,产生丰富多变的立面效果。
专家点评
朱荣远
如果用那种特定的视觉空间语言去做售楼处,可能会犯一个错误,展示中心传递的视觉心理是有排他性的,展示中心原则上是从远处看、再走进去、最后离开,整个过程具有心理暗示作用。应该以纯美学的方式做,原则上具有主题性,除非是旅游地产。这种修炼需要天赋和学习。
专家点评
朱 宣
这个项目如果作为会所的功能是OK的,但是混合功能叠加临时功能,又是销售中心,又是幼儿园。风格上具体指向偏向幼儿园,这样会有屏蔽效应。虽然落地的成熟度和完整度很高,但是从地产项目功能的角度有一定的风险性,我既喜欢又担心的是成本非常高。
专家点评
杨 洋
这个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主题非常梦幻,造型语言也呼应了主题。幼儿园与展示中心的流线组织差别很大,如何解决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你应该用更多的设计语言向我展示怎么转换,怎么漫游的过程。
专家点评
左 龙
建筑师经常会比较纠结,就是如何在需求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去创造有弹性的,可用最小代价转换的空间。这个项目我第一眼觉得比较感兴趣,因为他看起来很模糊,你很难说他是展示中心或者是幼儿园。他的开窗,其实就为未来的幼儿园做好了采光工作。但同时呢,他又有公建性的,或者展示性的颜值。这是一个比较积极的方向,研究价值是非常大的。
中海·唐山九樾展示中心
社区再生
美学生活馆设计,在快消文化中的城市喧杂中,设计一反复杂雷同的网红建筑设计,精心营造一处回归内心的精神场所。建筑整体轮廓仿佛一块被切割的原石,强调几何美学,使用黄金比例切分,注重线条美感;材料选用高贵典雅的象牙白泥客石,恰到好处的使用,犹如唐山骨瓷般的可人色泽,通过光与材质的配合变化,实现对场景化尺度追求,刻画出优雅从容的建筑表情,整体塑造了一个最暖意盈怀的街角美术馆。
专家点评
朱荣远
这个项目第一眼你就会去关注他,但是项目还是有值得推敲的地方。我就举一个例子,就这个窗,这个窗是有动感的。但是你窗的位置和建筑实体之间可以进一步推敲,更好的表现无用之用的感觉。
专家点评
朱 宣
项目是去年的方案,今年落地了觉得还是蛮欣慰的。我想告诉大家里面的达芬奇密码,你为什么看它会觉得舒服呢,因为它是符合一些黄金分割的那些内在逻辑。有优美的比例尺度。他也许是无意的凭着感觉去做的,但同时你要把它翻译成施工图和材料加工语言和施工语言。当遇到比较个性,雕塑,艺术化的建筑表达的时候,要学会把艺术的语言翻译成精准的工程语言,材料语言,它才能够有完成度。
九龙湾展示中心
产品迭代、都市活力
本项目借投标的机会,探索商业地产售楼中心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暨运营型集中社区商业型售楼处的新方向。设计团队以“小而美、聚人气、话题性”为未来销售中心的发展新趋势,用多样性,集约,小型商场的运营模式探索的新方向。
专家点评
朱 宣
这个项目对我也有启发,作为地产最常见的底商,如何兼顾形象与成本,商业逻辑与社区环境及城市空间之间的关系,确实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创作空间,这是一个很好的命题,同时也是一个大胆的探索。
专家点评
杨 洋
我第一眼是被颜值打动的,听了讲解才理解其中的空间逻辑,这种空间布置对未来商业的探索很有价值的,但是展板上没有把方案的推导逻辑展示出来。以建筑师审美视角我选择了这个方案。
课题研发
都市人居的另类诠释
--商业办公建筑公寓化改造实践
都市活力、产业迭代
快速城市化进程下,大量商业、办公业态已成为过剩需求的积压产品和地产开发的制约痛点。研究从政府供给端和市场需求端深层次的分析了商业、办公业态成为库存的原因, 并提出公寓产品是办公商业业态转化的必由之路。基于公寓产品的四种属性:居住、投资、社交、Studio ,针对四类产品:商业LOFT、办公LOFT、商墅、高端公寓的设计难点和痛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未来公寓设计以定制、集成、体验、服务四大趋势面对未来的生活方式。
专家点评
朱荣远
这个研究跟今天的商业行为模式的变化有关系。在高强度开发的楼盘里,可以有一种特殊的空间存在。打破特别单调,压抑,拥挤的居住环境,改变人的视觉与心理体验。另外建议还可以研究空间的时间属性,时间的功能属性。只有样我们才能降低使用空间的成本,这是建筑的新理念和方向。
专家点评
左 龙
深圳的类住宅产品基本就是一个货币单位,非常极致的标准化,后期把它转化成办公的东西或者其他属性的空间,机会就比较小。这个研究是一个有价值的尝试。深圳可能未来的地标会变成可售型人才房,体现深圳对于人才的态度,或者是本身的文化态度和城市态度。新加坡的很多地标都是住宅,也表明城市对住宅的态度。
入围项目经过设计主创的深入讲解,及各位专家的深入点评后进行打分排名,评委主席王晓东教授宣布结果并表示祝贺:
公共建筑:
第一名:魏桥深圳前海创业总部
第二名:华侨城 · 深圳新玺
第三名:中海 · 兰州温家河希望小学
第四名:新桥东片区重点城市更新项目
第五名:蛇口渔港升级改造项目
住宅建筑:
第一名:中粮 · 深圳大悦城天玺壹号
第二名: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桂湾项目
第三名:深圳 · 盐田港置换用地工程
第四名:华侨城 · 珠海凤凰谷
展示中心:
第一名:中海 · 唐山九樾展示中心
第二名:中海金地 · 金华央著花园展示中心
第三名:九龙湾展示中心
课题研发:
都市人居的另类诠释
--商业办公建筑公寓化改造实践
最后,C&Y董事长蔡明先生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本次优秀项目评选,虽然筹备时间有限,依然能感受到团队积极进取的态度。自疫情以来,项目开发模式不断变化,我们也在顺应市场积极变革,开拓新的赛道,机会始终掌握在有准备的人手中。评委们精彩纷呈的真知灼见、一针见血的专业点评,让团队受益良多,从更多元的维度打开年轻建筑师的视野,提高大家的专业认知。
今天的心情可以用"感动"、"感恩"、"感谢"六个字来表达!
2022年,我们将勇毅奋发、革故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