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有关南北,艺术无问西东
返回人们使用石头、木材和水泥,
人们用它们造成了住宅、宫殿;
这就是营造。
创造性在积极活动着。
但,突然间,你打动了我的心,
你对我行善,我感到喜悦,
我说:这真美。
这就是建筑。
艺术就在这里。
——勒·柯布西耶
3月27日晚,受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珞珈青年学者王琼的邀请,C&Y开朴艺洲设计机构董事长蔡明先生在腾讯会议云平台上与武大研究生“视觉传播研究”课程的50多名师生开启一场题为"建筑有关南北,艺术无问西东"的空中建筑美学分享课,通过阐述建筑与视觉艺术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们对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形式与美感、内在与外在等话题的思考。
▲蔡明先生在个人工作室进行在线授课
从绘画到美学
艺术观念的启蒙与形成
“我们现在为什么又要谈美学呢?是希望大家能站在更高更深的层次通过美去发现万事万物,最终发现自我,创造美的过程实际上是在重塑自我。”
在蔡明先生的建筑设计生涯中,艺术的影响如形随形,其艺术启蒙源于儿时父亲节衣缩食购得的中国水彩画之父李剑晨的《水彩画技法》一书,书中丰富的色彩世界和景物埋下一颗艺术的种子。直至今天,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他仍保留着水彩写生的爱好和习惯。
▲蔡明水彩画作品:纽约布鲁克林大桥
▲蔡明水彩画作品:纽约中央公园
促使他从绘画艺术上升到更深层次的美学研究则与一些近现代美学教育的先驱有着密切的联系。他通过系统地了解美学的发展历程和理念演变,深刻地发掘美的普世价值。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 ——蔡元培(近代美育之开辟者)
“从再现到表现,从写实到象征,从形到线的历史过程中,人们不自觉地创造和培育了比较纯粹的美的形式和审美的形式感。”——李泽厚(近代美育的奠基者)
“认知传统不是逆向回归,而是借助历史的维度认知自己。”——陈丹青(美学批评之当代鲁迅)
蔡明先生对美育和艺术的理解还体现在绘画艺术领域的钻研,他阐述了在驰名中外的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中西融合”的教育理念影响下,如何培养出朱德群、赵无极、吴冠中三位被先后授予法兰西学院院士的艺术大师,艺术成就令东西方艺术样式在精神高度达到默契与交融。
林风眠
“中西融合”艺术理想的开拓者
绘画特色有四,一是块面与线弦的二重唱;二是採用方纸构图;三是融合西方绘画光、形、色技法;四是对立和谐的统一。
▲画作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无极
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
用西方现代绘画的形式和油画的色彩技巧,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意蕴,创造了色彩变幻、笔触有力、富有韵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绘画空间。
▲画作图片来源于网络
朱德群
自由而抒情的抽象绘画
以中国水墨、书法的丰富内涵,创造了一个诗意的自然空间,将中国的象外之象的禅的意境演绎到极致,为西方绘画注入新的生命。
▲画作图片来源于网络
吴冠中
水墨中西融合的开拓者
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生动性、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构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自然-形韵”新体系。
▲画作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艺术到建筑
建筑维度的艺术实践
“因为艺术爱上了建筑,我所发现的世界里面都充满了美,世界上任何微小的事物都能够在建筑中反映出来,建筑代表了人类所有的情感:像欢乐,幸福,悲伤,愤怒……”
大学时因对绘画艺术的喜欢,蔡明选择了建筑学,随着学习的深入,在研究生导师彭一刚院士的引领下,他慢慢了解到,建筑学不仅仅局限于绘画,而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习者对空间有足够的敏感度,还要掌握社会、历史、心理等人文知识。
蔡明的建筑理论和方法论的形成深受彭一刚院士以及陈世民大师的影响,后期受到国际知名建筑师斯蒂芬·霍尔大师的建筑美学启发,从水彩画中发现和激发设计的创意和灵感。建筑设计的风格和绘画创作的理念和路径有时不期暗合,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也往往是具象空间和抽象概念的完美统一。
▲蔡明手绘作品:西安紫薇东进旧改
▲蔡明手绘作品:河北阜平美丽乡村建设
这些建筑项目具体如何践行其建筑美学观念?蔡明先生精选南北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6个建筑作品,以下仅列举其三,看他如何把文化和艺术的理解融合表达成为建筑设计概念的精髓。
西安紫薇东进旧改
现代与历史的交融,营造工业遗址的人文之美
场地原址为用原西安市水泥制管厂,完整保留了工业时期的历史痕迹。设计以工业时代为主题,保留旧建筑的工业记忆和人文情怀,通过钢、玻璃、木材等材料植入现代审美需求,保留外观的工业之美,室内颠覆以往使用功能,营造艺术性空间体验。
北京中粮农业生态谷启动区
流动的形态诠释自然的力量 ,四时五谷展现有机生命的变化
顺应自然生态的原力,融入四时荣枯、五谷意趣、文化家传的人文内涵和负阴抱阳的风水理念,兼容地景建筑、斜坡屋面、雕塑形体等各种空间的共通手法,在开阔的场地上用婉婷起伏一气呵成的形体,营造出大气磅礴的场所感受。
河北阜平美丽乡村建设
传统工艺与现代的结合,延续乡土文化气息
项目位于阜平县太行山深处,完整保留了传统北方山村文化DNA。设计充分尊重村庄地缘文化,保留原有的村落机理、村庄人文风貌,严格遵循“传统肌理,传统样式,传统材料,现代技术”的原则,对民居建筑和公共空间进行更新改造。
通过在建筑实践中的不断思考和实践,蔡明先生把技术和艺术融会贯通同时,坚持用作品传达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和艺术观,从而形成了开朴艺洲独有的建筑美学观和设计哲学。
C&Y设计哲学
从传统出发,但不拘泥于传统
以场所为本,但不受限于场所
用或优美或朴素的设计语言
建造一处最合理、最自然的存在
经过二十多年的筚路蓝缕,蔡明先生带领的开朴艺洲团队已参与设计建成的项目逾1500个,遍布全国80多个城市,领域涵盖品质住宅、办公商业、城市设计、文化旅游和乡村设计等。2020年,开朴艺洲的作品集《湾区时代人居营造》将由中国建工出版社正式出版。未来开朴艺洲将一如既往地践行独特的设计哲学,探索未来的建筑美学,为文明的发展营造更多有温度的建筑作品。
(END)